顯示具有 必須性疫苗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必須性疫苗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黃熱病疫苗

 A.黃熱病

() 黃熱病介紹:黃熱病是屬於「傳染病防治法」第五類傳染病。

 

() 流行區域:

       由下圖可知主要流行於非洲及拉丁美洲(藍色方框),依照感染的風險程度分為「高風險地區」及「中低風險地區」。非洲地區盛行於7-10(雨季即將結束而乾季將開始時),罹病風險增加,在乾季或城市可能有小規模疫情。拉丁美洲盛行於1-5月,其中高峰期為2月和3月。

       近年較大規模疫情發生於安哥拉、巴西及奈及利亞;非洲安哥拉201512月爆發流行,截至201610月已累計近900例確定病例,其中約120例死亡,並造成其他國家的境外移入個案,包括剛果共和國、肯亞及中國(北京市、上海市及福建省);巴西20177月爆發流行,截至2018228日已累計723例確定病例,其中237例死亡,確診病例主要集中於東南部,以米納斯吉拉斯州為最多;奈及利亞20179月爆發流行,截至20171219日共16州累計341例疑似病例,其中45例死亡。目前從未顯示在亞洲有黃熱病本土病例。

 

黃熱病風險地圖及國家盛行區:藍色方框內國家為黃熱病的「高風險地區」及「中低風險地區」

來源: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ListContent/YipvR33b32K-dsMI2eIrIg?uaid=xwZvRLGTVN0ItcWOO_i_4Q

 

() 病原:由黃熱病病毒(yellow fever virus)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單股RNA病毒,屬於黃病毒科(flaviviridae)的黃病毒屬(flavivirus)

 

() 傳播方式:蚊子叮咬,主要為斑蚊屬(Aedes spp.),例如埃及斑蚊(Aedes asgypti)或趨血蚊屬(Haemagogus spp.),在台灣埃及斑蚊主要在嘉義布袋以南的南部縣市。


() 感染症狀:

       黃熱病是屬於病毒出血性發熱的疾病(viral hemorrhagic fever)臨床病程分成三階段:感染期、緩解期、中毒期,進入中毒期的病人710天內死亡率約20-50%。潛伏期為36天,感染後約36天會開始出現症狀,症狀包括發燒、寒顫、頭痛、全身肌肉痠痛、噁心、嘔吐等,部分病患在症狀出現後數小時到1天就進入危險期,出現出血徵候,如流鼻血、牙齦出血、吐血及黑便,嚴重臨床表現為肝功能異常及腎臟衰竭、凝血病變及休克等四項。感染恢復後即有長期免疫力,目前尚未有二度感染的病例

() 預防方式:接種黃熱病疫苗是效益非常好的預防方式,到流行地區後採取防蚊措施。有關『防蚊措施』可參考這裡

 

B. 黃熱病疫苗

() 黃熱病疫苗:

       黃熱病疫苗可說是旅遊醫學門診最代表性的疫苗。黃熱病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,是以雞胚蛋培養的病毒製成。單劑接種(0.5 ml),皮下注射,接種後約710天可產生保護力,打一劑就能提供終身保護力,是效益非常高的疫苗。黃熱病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於接種10天後生效,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,自2016711日起證明書由原訂10年有效期改為終身有效,已核發的證明書不受原註記10年有效日期限制,不需換發或註記即可繼續使用。

       有關『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』可參考這裡

()接種適應症:

前往高風險地區的旅客:年齡滿9個月以上者,建議接種黃熱病疫苗,應於出國10天前接種。接種疫苗者90%以上可產生長期保護力,不需例行追加接種。

       前往黃熱病中低風險地區旅客,除了當地政府有特殊要求,一般旅客建議採取防蚊措施即可,如果旅客在當地活動容易遭蚊子叮咬(如露營、叢林探險)、無法採取防蚊措施、或預計長期停留,可考慮接種疫苗。如需接種證明,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(黃皮書)的生效日為接種後10天開始,因此至少於出發2週前至旅遊醫學門診接種疫苗。旅客符合疫苗接種禁忌症,可請醫師開立「不適合接種證明(medical waiver)」取代接種證明。

       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預防接種組(ACIP106年第2次會議決議,黃熱病疫苗建議追加接種對象如下:

1.前往流行地區前追加1劑:

       a.在懷孕期間接種過黃熱病疫苗者。

       b.接種過黃熱病疫苗後,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者。

2.以下對象欲前往流行地區前且距上次接種超過10年,追加1劑:

      a. 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(HIV)感染者。

     b.  因旅行季節、地點、活動或停留時間而有較高感染風險者。

3.常規性處理野生型黃熱病病毒的實驗室工作者,每10年追加1劑。 


(
接種禁忌

1. 未滿6個月嬰兒,因為可能增加疫苗相關性腦炎(vaccine-associated encephalitis)的風險。

2. 對疫苗成分過敏,對「蛋」的蛋白質對或新黴素 (neomycin)過敏者。

3. 胸腺功能異常、胸腺腫瘤(thymoma)、曾接受胸腺切除術(thymectomy)

4. 免疫力不全者、先天免疫缺乏、HIV感染者有病徵或CD4 T細胞< 200/mm3或愛滋病、移植、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及患者。

5. 懷孕初期的孕婦。若接種後發現懷孕,接種疫苗不應被視為中止懷孕的原因。 


 (
) 特別留意的接種對象

1.     以下對象經評估感染黃熱病之風險大於產生嚴重副作用者,無法避免前往流行地區可考慮接種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.      年齡68個月的嬰兒,且曾有親神經原性副作用(neurotropic adverse events)發生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      60歲以上長者,需考量本身是否有慢性疾病和服用藥物,接種疫苗後是否會導致免疫抑制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.      哺乳中婦女。  

2.     發高燒或急性感染症者,待病情穩定後或退燒後再接種。

 

() 不良反應及副作用

       10-30%接種者在5-12天內出現類感冒症狀,例如頭痛、肌肉痛、輕微發燒等,症狀約1-2天會恢復。曾在國外通報嚴重的不良反應,造成接種者發生黃熱病疫苗相關的神經病變或臟器病變,發生率極低(小於十萬分之1),這好發於高齡及幼兒(未滿9個月)的接種者。過敏性休克發生率約十萬分之1.8

1.       黃熱病疫苗相關的神經病變(Yellow fever vaccine-Associated Neurologic DiseaseYEL-AND):發生率為十萬分之0.8,發生率會隨年齡而增加,大多出現於初次接種者。包含:腦炎、急性瀰漫性腦脊髓膜炎、Guillain-Barre症候群、顏面神經麻痺等。

2.       黃熱病疫苗相關的臟器病變(Yellow fever vaccine-Associated Viscerotropic DiseaseYEL-AVD):發生率為十萬分之0.4,發生率會隨年齡而增加,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,大多出現於初次接種者,約發生於疫苗接種後4 天(第08 天都有可能)。好發族群為年紀較輕女性、60歲以上長者、重症肌無力病患或有胸腺疾病病史者,包含胸腺腫瘤或曾接受胸腺切除術者

 

()目前台灣現用疫苗

       品名是STAMARIL®,廠牌是Sanofi Pasteur,產製國是法國,疾病管制署專案進口疫苗。

        目前接種黃熱病疫苗和開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,需至疾病管制署旅遊醫學合約醫院來辦理,台澎金馬共有32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,多數醫院由家庭醫學科主責。

       筆者駐診於台北市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門診,也是疾病管制署旅遊醫學合約醫院據點。若有疫苗接種和開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需求,歡迎至門診與我們諮詢。



 

Reference:

1.     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http://www.cdc.gov.tw/professional/index.aspx )

2.      旅遊醫學門診精要,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2020-4-20

3.      旅遊醫學臨床工作手冊,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2016-4-20

4.      不想要的紀念品旅遊傳染病,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

5.     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(CDC) (http://wwwnc.cdc.gov/travel)

6.      2018 Yellow Book- Yellow fever section

7.     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(WHO): Yellow fever

8.      UpToDate Medical Database: Yellow fever

 

《本站文章版權所有,可用於非商業性部份轉載,請勿全文轉載,若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『張仁鴻醫師』與網頁出處。也請勿更動內文,並提供有效的『本文全文超連結』。》

 
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


A.流行性腦脊髓膜炎

()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介紹: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「傳染病防治法」第二類傳染病

 

() 流行區域:
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在全球都有感染案例,最主要流行地區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跨非洲中部的非洲流腦帶(meningitis belt,如下圖),好發於春、冬二季(約每年11月至隔年3)。以1歲以下嬰兒及1524歲的青年為兩個好發年齡層。人口聚集地及群聚活動也容易造成疾病傳播,學校、宿舍、新兵訓練中心等也是好發流行場所,過去伊斯蘭教朝覲(Hajj)也曾發生過流行疫情


(摘錄自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ListContent/WWlwdlIzM2IzMksrZHNNSTJlSXJJZz09?uaid=TlFYaVR3a1dybDRMaXNIaXE1SmUwUT09)


() 病原:

致病原是腦膜炎雙球菌(Neisseria meningitidis),又名腦膜炎奈瑟菌,屬於革蘭氏陰性雙球菌,易造成流行的病原菌,引起的腦膜炎稱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(Meningococcal meningitis),為流行性腦膜炎疾病(Meningococcal diseases)中最常見的表現。此菌感染多侷限於鼻咽但無症狀,或僅出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,亦可引起肺炎、腦膜炎或敗血症。腦膜炎雙球菌根據莢膜多醣的化學組成以及抗原性,目前至少可分為13個血清群:ABCDEHIKLWXYZ,其中6種血清群(A, B, C, W, X, Y)容易造成流行(epidemic),各國因地理分布及流行趨勢不同,易形成不同血清型流行趨勢

 

() 傳播方式:

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,因接觸病患喉嚨或鼻咽分泌物,或吸入病患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而感染




() 感染症狀:

為一種猝發性疾病,感染後約210天會出現症狀,多數病患沒有明顯的症狀、或只有輕微上呼吸道症狀,嚴重者也可能引起肺炎、腦膜炎和敗血症,發作時會突然出現發燒、劇烈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頸部僵直、畏光及神經學症狀,可能伴隨出血性皮疹、粉紅斑及精神錯亂(譫妄)、昏迷、抽搐等,約75%腦膜炎病患可在血液中分離出腦膜炎雙球菌。即使給抗生素治療,致死率仍有10%15%。約有5%20%的病患,未經腦脊髓膜炎症狀就直接進展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(Meningococcal sepsis, meningococcemia),出現瘀斑、休克、急性腎上腺出血及多重器官衰竭等。致死率可高達40%,存活者中有20%產生相關後遺症。1歲以下嬰兒較少猝發案例,臨床症狀不典型也不易察覺,常只有發燒、嘔吐,可能會出現躁動不安、哭叫、不易餵食、肌肉張力低下等症狀,有些會有囪門突出,且不一定會出現頸部僵直的徵候


(
) 預防方式:

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是很重要的預防方式,在高風險地區保持個人衛生、戴口罩,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症狀病人


B.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(Meningococcal vaccine

(一)  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屬於非活性疫苗,台灣目前有兩種腦脊髓膜炎疫苗

1.  腦寧安四價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(商品名Menveo)

是純化腦膜炎雙球菌ACYW-135的細胞壁多醣體後,以白喉桿菌蛋白作為載體蛋白,結合製成疫苗。這種疫苗可預防ACYW-135這四種型血清型的腦膜炎雙球菌,對其他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(B)則沒有保護效果。單劑接種(0.5 ml),採肌肉注射,接種後約710天可產生保護力,保護力可維持5年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的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於接種10天後生效。例如:接種日為201911日,效期自2019111日至20231231

有關『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』可參考這裡

2.  必思諾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(商品名Bexsero Meningococcal Group B Vaccine)

一劑B型腦膜炎雙球菌複合疫苗為0.5毫升,內含有以下四種成分:
     a. 重組B型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NHBA (奈瑟氏肝素結合抗原)融合蛋白50微克。
     b. 
重組B型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NadA (奈瑟氏黏附蛋白A)蛋白50微克。
     c. 重組B型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fHbp (H因子結合蛋白)融合蛋白50微克。
     d. 
B型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NZ98/254株外膜囊(OMV),計量標準為含有PorA P1.4之蛋白質總量25
微克。

    接種Bexsero免疫後,會刺激生成可辨識的疫苗抗原NHBANadAfHbpPorA P1.4 (OMV成分中的免疫顯性抗原)的殺菌性抗體,來預防侵襲性腦膜炎雙球菌疾病(Invasive Meningococcal Disease, IMD)。這些抗原在不同菌株中的表現程度不同,抗原表現程度高的腦膜炎雙球菌很容易會被疫苗所誘發抗體殺死。施打Bexsero疫苗可對特殊細菌株產生免疫反應(serum bactericidal activity)

    疫苗賦形劑為氯化鈉、組胺酸、蔗糖、注射用水。需存放於2°-8°C冰箱中,不可冷凍,需避免光線照射

         Bexsero於英國20159月納入國家免疫接種計畫(NIP),對24個月的嬰兒給予2劑疫苗接種,12個月時再接種一劑追加劑。英格蘭公共衛生部進行為時3年的國家層級觀察性研究,觀察發現在適合接種疫苗的嬰兒中,有接種B型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所引發的侵襲性腦膜炎雙球菌疾病(IMD),統計上顯著減少了75% [發生率比率為0.25(95%信賴區間:0.19-0.36)]。


(二)   接種適應症:

       
1.  
腦寧安四價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
        年齡
255歲者接種1劑即可。對高風險環境暴露者建議每5年追加接種1劑。對可能暴露A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風險且曾經接種過疫苗也建議追加接種1劑,應與最後一次接種間隔至少12個月。

對前往非洲流行區工作或旅遊者或沙烏地阿拉伯的旅客及朝聖信徒,建議出國前施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並開立「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」。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要求赴沙國朝覲(Hajj)必須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,並出示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,建議於申辦簽證前,向沙烏地阿拉伯商務辦事處確認最新疫苗接種規定。出國留學生如遇學校規定,請於出國前10天施打疫苗,前往非疫區的留學生,原則上不需開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,若有證明需求,可由醫院開立英文診斷證明書即可。


2.  必思諾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
    適用於2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的主動免疫接種,預防B型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疾病。對未滿8週嬰兒和50歲以上者的安全性與預防效果則尚未確立。

    疫苗以深部肌肉注射給藥,嬰兒注射在大腿前外側,大於兩歲注射在上臂三角肌。勿血管內注射、皮下注射或皮內注射的方式施打疫苗。同時施打多種疫苗時,應接種於不同注射部位。不可將Bexsero與其他疫苗混合於同一個注射針筒內。

    疫苗接種時程:

 

(三)   疫苗接種禁忌:

 1.  腦寧安四價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:
    對疫苗成分過敏者,包含接種含白喉類毒素疫苗曾發生不良反應者,有Guillain-Barrésyndrome病史者,不建議接種。

2.  必思諾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
    對疫苗的配方與含量或疫苗賦形劑的成分過敏者,不建議接種。

  

(四)   需特別留意的接種對象: 

1.  腦寧安四價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:

a.免疫力不全患者、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,可能無法獲得預期之免疫效果。

b.孕婦及哺乳中婦女使用的臨床資料有限,建議由醫師評估。

c.血小板低下或凝血功能異常者,建議由醫師評估。

d.正處於高燒或急性感染症者,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。

2.  必思諾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

a.懷孕婦女:目前無足夠孕婦接種本疫苗的臨床資料。當有明確暴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風險時,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接種疫苗。

b.哺乳中婦女:目前沒有疫苗對哺乳期間婦女及哺乳幼兒安全性資料。決定哺乳期間施打疫苗時,應與醫師討論效益風險比率。

c.正在發燒或急性感染症者,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。若輕微的感染現象(如感冒),仍可接種疫苗。

d.目前尚未研究含有全細胞百日咳疫苗與Bexsero併用的結果,因此不建議併用。


(五)   不良反應及副作用:

 1.  腦寧安四價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:

接種部位可能有紅腫、疼痛、全身無力情形,偶爾會輕微發燒、發冷,約13天會恢復。不到5%的人會發生嚴重過敏反應,症狀有發燒、畏寒、關節痛、皮膚紅疹或癲癇發作。

2.  必思諾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

a.嬰兒與幼童(2歲以下)最常見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觸痛(會表現出注射肢體,在移動時即啼哭)、發紅、腫脹、結節(可能持續超過一個月)、發燒(38°C)及躁動。嬰兒與10歲以下兒童可能出現的其他副作用有:飲食失調、嗜睡、異常啼哭、頭痛、腹瀉、嘔吐(少見於施打追加劑)、皮膚疹(施打追加劑的1223個月幼兒較少見)、皮疹(易發生嬰兒與210歲的兒童)、關節痛等。小於2歲幼兒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體溫升高,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退燒藥備用。

b. 11歲以上的青少年與成人最為常見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(是指無法進行一般的日常活動)、腫脹、結節(可能持續超過一個月)、發紅、不適,其他像發燒、噁心、肌痛、關節痛等也可能發生。

c.對極早產的嬰兒(出生週數不到28),尤其是先前有呼吸系統發育不成熟的嬰兒,施打基礎劑疫苗時,應考慮呼吸暫停的風險,施打後48-72小時內需監測呼吸。對這類嬰兒接種疫苗的效益還是極高,若情況允許,不建議停止或延後接種疫苗。

d.疫苗上市後曾出現不良反應有:淋巴結腫大、皮膚紅疹過敏反應、低張力反應性事件或腦膜刺激。

 

(六)   目前使用疫苗:

1.  腦寧安四價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:

過去台灣曾使用四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商品名為Menactra®Nimenrix®Menactra®可接種於255歲者,屬於腦膜炎雙球菌四價多醣體疫苗。Nimenrix®可接種於6個月到55歲者,屬於腦膜炎雙球菌四價結合型疫苗。自2021年開始台灣現用疫苗商品名Menveo® (腦寧安),是一種腦膜炎雙球菌四價結合型疫苗,廠牌是葛蘭素史克藥廠(GlaxoSmithKline,簡稱GSK),產製國是義大利,由疾病管制署專案進口疫苗(衛部菌疫輸字第000968),需注意Menveo® (腦寧安)接種者的適應症年齡為255歲。


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 NimenrixMenveo比較表

 

目前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和開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,需至疾病管制署旅遊醫學合約醫院來辦理,台澎金馬共計有32家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,多數醫院由家庭醫學科主責。

筆者駐診於台北市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門診,也是疾病管制署旅遊醫學合約醫院據點。若有疫苗接種和開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需求,歡迎至門診與我們諮詢。

 

2.  必思諾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

    品名是必思諾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,廠牌是。GlaxoSmithKline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,衛部菌疫輸字第001150號。許可證有效日期:
115/05/19



Reference:

1.      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: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( http://www.cdc.gov.tw/professional/index.aspx )

2.       旅遊醫學門診精要,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2020-4-20

3.       旅遊醫學臨床工作手冊,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2016-4-20

4.       不想要的紀念品–旅遊傳染病,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

5.      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(CDC) (http://wwwnc.cdc.gov/travel)

6.       2018 Yellow Book- Meningococcal disease

7.      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(WHO): Meningococcal disease

8.       UpToDate Medical Database: Meningococcal disease

 

 

《本站文章版權所有,可用於非商業性部份轉載,請勿全文轉載,若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『張仁鴻醫師』與網頁出處。也請勿更動內文,並提供有效的『本文全文超連結』。》

最後更新日期:2022/05/13

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

  A. 麻疹、腮腺炎、德國麻疹 (Measles, Mumps and Rubella : MMR) ( 一 ) 疾病介紹: 1.        麻疹:是傳染病防治法「第二類法定傳染病」, 急性高傳染性疾病。 腮腺炎:流行性腮腺炎是傳染病防治法「第二類法定傳...